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和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動下,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新時代首都發展賦予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新的歷史使命,準確把握新時代首都發展的本質、根本要求、出發點和落腳點及標準,從國際交往服務機制、功能區建設、平臺打造、要素引聚、環境提升五方面持續發力,扎實推動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取得新突破,不斷釋放巨大發展能量。
關鍵詞:新時代;外事工作;首都發展;國際交往中心
北京作為首都,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核心承載地和元首外交的首要舞臺,承擔著光榮使命和歷史責任。北京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系統闡釋了新時代首都發展的精髓要義,對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提出了新要求。建設好國際交往中心,既是落實“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的重要內容,也是履行“四個服務”基本職責的重要路徑,必須以更大的使命擔當,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國際交往中心,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展現新氣象新作為。
深刻理解新時代首都發展的本質,圍繞服務國家國際交往持續優化提升功能
新時代首都發展的本質是首都功能的發展。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必須旗幟鮮明地將保障“都”的功能擺在首要位置,為黨和國家開展對外交往提供一流硬件設施、優質服務保障和安全宜居環境,進一步強化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核心承載地功能。
五年來,北京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高規格組建北京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領導小組,高位謀劃推進重大工程建設和專項任務實施,全面推進央地聯動、齊抓共建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工作框架的構建。堅持規劃引領,高標準編制專項規劃、行動計劃和“十四五”發展規劃,明確國際交往中心的空間布局、功能體系和重點任務。加快國際交往重點設施建設,雁棲湖國際會都擴容提升,奧林匹克中心區功能升級,新國展二三期啟動建設,城市副中心、南部地區等區域國際交往服務功能持續完善。
新征程上,要緊扣首都功能發展這一本質要求,搶抓戰略機遇,增強使命感、緊迫感,規劃布局國際交往功能區,全面加強設施和能力建設,為優化提升大國首都功能提供強有力支撐。全面落實“一核、兩軸、多板塊”空間布局,加強對重點區域的功能指引。建設國事活動承載區,完善雁棲湖國際會都整體功能,不斷豐富城市副中心劇院、圖書館、博物館國際化要素,打造更多小而美的外交外事活動場地。培育國際機構集聚區,高標準建設第四使館區,前瞻性謀劃國際組織集聚空間,為國際組織機構在京落地生根提供有吸引力的空間承載。打造國際會展引領區,推進國家會議中心二期、新國展二三期和大興國際會展中心等設施規劃建設。建設國際交往門戶區,做強首都國際機場和大興國際機場雙樞紐開放平臺。塑造國際文體交流區,充分發揮雙奧之城優勢,加強冬奧場館賽后利用。
準確把握新時代首都發展的根本要求,將高水平對外開放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
新時代首都發展的根本要求是高質量發展。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必須打好國際化這張牌,不斷培育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推動更多國際資源轉化為促進首都高質量發展的生產力。
五年來,北京市堅持用足用好對外工作渠道,積極導入全球經濟、科技、教育和文化資源,推動北京城市國際化能級和對外影響力不斷提升。全球音樂教育聯盟、全球服務貿易聯盟等國際組織和機構相繼落戶北京,在京注冊登記的國際組織達106家。入圍《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數量達54家,居全球城市榜首。京交會升級為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之一。中關村論壇提質升級,建成集科技交流和創新成果展示、發布、交易于一體的國際化科技創新交流合作平臺。金融街論壇在服務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成為中國金融風向標。中德國際合作產業園作為國內首個以經濟技術合作為主題的國家級對德合作園區,集聚重點德資企業70余家,年產值超過300億元。中日創新合作示范區以醫藥健康、先進智造、數字經濟三大產業為方向,累計入駐外資企業45家,落地高精尖產業項目63個。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世界5G大會、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世界機器人大會等一批國際性科技交流品牌活動相繼推出。
新征程上,要著眼服務“五子”聯動和擴大對外合作,在擴展平臺和資源上下足功夫,打好引進來和走出去組合拳,不斷增強對全球高端資源要素的配置能力,推動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做優國家級對外開放平臺,持續提升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關村論壇、金融街論壇的國際化、專業化和市場化水平,擦亮這三塊金字招牌。利用國際友好城市、境外國家和地區在京商協會、外資企業等對外資源渠道,打造國際產業合作平臺。做優做強國際科技交流平臺,辦好全球數字經濟大會等國際科技產業交流活動,完善北京—特拉維夫創新大會等政府間科技交流機制,推動發起國際重大科技合作計劃,強化國際科創交流合作。著力引聚國際高端資源要素,深入落實推進國際組織落戶工作方案,出臺支持國際組織落戶的便利化措施,爭取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和高質量發展需要的國際組織及分支機構落戶。發揮“兩區”建設政策疊加優勢,鼓勵要素交易機構、國際認證機構、國際評級機構等功能性平臺入駐。瞄準全球500強、重點領域的龍頭企業和隱形冠軍企業,引進一批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外資項目,做好重大外資項目跟蹤服務。推進高品質人才社區建設,打造望京小街等國際化特色示范街區。持續推出境外職業資格認可目錄,促進國際專業人才來京執業。
時刻牢記新時代首都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建設成果更多更好惠及民生
北京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強調,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著力提高公共服務供給水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要牢牢把握人民性這一根本屬性,既要服務國家國際交往,也要滿足市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年來,北京市規劃布局國際學校105所,深入推進8家國際醫療試點機構建設,首都市民不出國門就能享受高品質國際化服務。培育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設計周等品牌性國際文化節慶活動60余個,打造中國網球公開賽等知名國際體育賽事30余個,為廣大市民營造豐富多彩的休閑生活環境。在全國率先頒布國際交往語言環境建設條例,打造有多元文化、有創新事業、有宜居生活、有服務保障的國際化城市環境,吸引全球人才為首都高質量發展添色增輝。
新征程上,要堅守為民服務情懷,扎根人民、胸懷人民、服務人民,持續優化環境、提升服務質量,建設國際化宜居宜業城市。提升涉外公共服務水平,制定出臺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若干措施,推動公立醫院涉外服務與國際接軌,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教育醫療需求。改善消費休閑環境,打造更多小而精的國際化特色商圈,推動出臺國際體育賽事分級分類管理辦法,培育北京馬拉松等國際體育賽事和北京國際音樂節等國際文化節慶活動,將國際化發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
始終堅持新時代首都發展標準,全面提升國際交往中心建設水平
新時代首都發展的標準是首善。北京是全國獨一無二的國際交往中心,也是國際社會了解和接觸中國的窗口。深入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必須堅持首善標準,勇于擔當盡責,踔厲奮發作為,追求卓越卓著,臻于至善至美,努力在新時代展現新作為、創造新業績,發揮好表率作用。
五年來,北京市積極服務國家參與全球治理,代表國家參與首都城市間交往合作,有力提升了北京在世界城市網絡的影響力和話語權。高標準接待黨賓國賓訪京團組700余個、9000余人次,組織參觀、考察等活動近900場。圓滿完成兩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北京世園會等十余場重大主場外交活動服務保障任務。北京冬奧會期間,克服疫情不利影響,以胸懷大局、自信開放、迎難而上、追求卓越、共創未來的北京冬奧精神,1圓滿完成31位外國政要接待服務保障任務,交上了一流服務和防疫安全雙優答卷,實現了閉環模式下重大主場外交活動服務保障工作新突破。
新征程上,要堅持首善標準,始終追求卓越、打造精品,把高標準貫穿于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各方面各環節,健全國際交往服務機制,打造服務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北京樣板。持續完善元首外交綜合服務保障機制,為更好服務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扛起首都擔當、貢獻北京力量??偨Y冬奧會籌辦經驗,挖掘冬奧遺產價值,完善重大國事活動服務保障常態化工作機制和活動防疫工作方案。以服務保障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為重點,健全涉外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從嚴從實做好涉外安全工作,堅定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
注釋:1《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隆重舉行》,《人民日報》2022年4月9日,第1版。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3]王毅.高舉習近平外交思想光輝旗幟 書寫民族復興壯麗篇章[N].人民日報,2021-10-20.
(作者:熊九玲,中共北京市委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
原文刊發于《前線》202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