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項任務:圍繞“一核、兩軸、多板塊”,完善國際交往中心功能體系和空間布局。加強傳統國事活動功能區周邊地區綜合整治,扎實推進雁棲湖國際會都擴容提升,加快建設國家會議中心二期、第四使館區。
進展情況:一是印發《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加強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規劃》?!兑巹潯肥状翁岢鰣猿种袊厣鐣髁x底色,首次編制重點任務、重大項目和創新政策三張清單。印發《北京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綜合監測評價實施方案》,指導各區找差距、補短板、促提升,推動形成全市“一盤棋”工作格局。舉行北京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新聞發布會,重點介紹“十三五”時期北京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取得的顯著成就以及《規劃》的主要內容和特點;二是天安門地區、中南海周邊、長安街沿線等傳統國事活動區域專項整治成效明顯;三是雁棲湖國際會都擴容提升工作穩步推進,雁柏山莊項目實現竣工并啟動試運營,棲湖組團項目全面開工;四是國家會議中心二期主體建成,2022年冬奧會主媒體中心完工并交付冬奧組委使用;五是第四使館區及其周邊區域規劃建設進展順利,編制實施《東壩地區規劃建設方案》,第四使館區周邊環境整治初見成效。
第34項任務:支持國際組織、跨國公司等機構落地,積極爭取本市試點擔任國際性社會團體業務主管單位,建設高層次云端國際交流合作平臺,拓展友好城市關系,辦好一批民間外交品牌活動,深度參與國際城市間多邊事務。
進展情況:一是推動制定吸引國際組織落戶便利化措施,全球音樂教育聯盟在京注冊登記;二是借助城市間多邊平臺宣介我市發展成就,提升國際影響力。2021年3月,協調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參加城市氣候領導聯盟(C40)線上舉辦的中歐綠色與包容復蘇市長對話會,宣介我市生態文明建設成就。挖掘國際組織優質資源服務基層,推進首都治理能力現代化。4月,協調市委組織部,與宜可城(ICLEI)、聯合國減災署共同舉辦韌性城市與城市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培訓項目,選派基層公務員參加,提升基層人才國際化水平。8月,協調團市委組織西城區、朝陽區、延慶區15名青年社工線上參加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聯合組織(UCLG)、西安市政府和西安交通大學聯合舉辦的“全球青年領導力培訓班”;三是完成10余場市領導“云外事”活動,完成20余場市領導線上線下出席重大國際活動和友城結好紀念活動,建設高層次云端國際交流合作平臺。開展與赫爾辛基、惠靈頓結好15周年系列活動;四是指導支持我市社會組織、人民團體和脫鉤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等民間主體,舉辦“2021北京國際友好植樹活動”“2021年國際婦女節首都中外婦女聯誼交流活動”“首都中外家庭共度家庭日”“2021年地球一小時北京主場熄燈活動”“中國共產黨人與國際友人座談會”“外國使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招待會”“北京國際山地徒步大會”“社會治理 青春先行”中外青年系列對話活動等民間外交品牌活動。
第35項任務:引導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為企業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提供全方位綜合性服務。
進展情況:一是為助力我市構建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推薦我市企業與非洲相關國家交流發展數字經濟設想,并與肯尼亞媒體進行傳媒合作;二是指導和支持企業、社會組織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我市企業在尼日利亞、加納等非洲國家繼續開展修建道路橋梁、打井供水、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工程項目,改善當地民生福祉;在非洲轉播春晚,承辦“2021年歡樂春節走進非洲”主題播映活動,與非洲民眾共度春節,促進中國文化在非傳播,服務中國在非企業;中關村“一帶一路”產業促進會開展“藤蔓計劃”,協助中關村企業在加納、巴基斯坦開展項目合作;北京建工集團在坦桑尼亞推進機場和市政設施建設,并在當地開展疫情防控國際合作;三是利用我市境外安全服務平臺,密切關注境外安全形勢,加強風險預警和研判。推出移動端“境外服務寶”小程序,服務我市“走出去”人員和企業。
第36項任務:辦好京港洽談會、京臺科技論壇,深入實施京澳合作伙伴行動,進一步深化京港、京澳、京臺交流合作。
進展情況:完成第24屆京港洽談會總體方案政策把關、貴賓邀請、市領導出席活動禮賓安排等工作。組織實施2021京澳合作伙伴行動項目,統籌協調我市線上參加2021年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和第26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