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項:全面做好賽事運行和服務保障工作,高效運行賽時運行指揮體系,按照競賽日程妥善做好場館運行和競賽組織工作。精心做好住宿、餐飲、醫療、交通、抵離等賽會服務保障工作,積極配合做好重要外事活動服務保障、賽事轉播和新聞宣傳。
進展情況:
1.圓滿完成出席冬奧會外國領導人接待服務保障工作。冬奧期間,31位外國領導人出席開幕式。我辦牽頭成立雁棲湖酒店群接待冬奧會外國領導人服務保障工作專班,迅速建立指揮體系,統籌全市服務保障力量,對接中央和市相關部門,協調解決重難點事項,督導落實上級指示任務,確保全市工作機制運轉順暢高速高效,圓滿完成防疫、接待、交通、安保、城市運行和景觀布置等外國領導人接待服務保障工作,實現閉環模式下舉辦重大主場外交活動服務保障工作的新突破。得到中央領導充分肯定和國際社會高度評價。
2.牽頭做好外國領導人代表團專(包)機看養護人員酒店服務保障工作。會同順義區和市有關部門建立保障工作專班,協調兩家酒店作為看養護人員閉環管理酒店,落實好服務保障和疫情防控工作,12國92名看養護人員全部如期順利出境。
3.精心安排外方領導人參觀訪問活動。牽頭協調市區61家單位精心設計打磨參訪路線,嚴格落實防疫措施,在閉環模式下組織安排6個外國領導人代表團15批160余人次參訪7處景點,積極宣介北京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獲得外賓高度評價。
4.配合做好外媒記者服務保障工作。配合完成16場新聞發布會、40場城市主題采訪和3000余件次綜合信息咨詢等任務,協調安排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記者4場城市空鏡素材拍攝,為未及時收到注冊卡的冬奧會外媒注冊記者核發短期來華簽證電。
5.周密組織在京外籍人士觀賽。按照“觀眾有組織,疫情可防控”要求,堅持疫情防控和動員組織“兩手抓、兩手硬”,圓滿完成33個國家150名在京外籍人士觀看冰球、冰壺、花樣滑冰3場比賽的組織工作。
第112項:實施加強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規劃,持續提升天安門地區、中南海周邊、長安街沿線等傳統國事活動區域環境品質。加快雁棲湖國際會都擴容提升,推進第四使館區、國家會議中心二期、新國展二三期建設。強化南中軸地區、城市副中心等重點區域國際交往功能。
進展情況:
落實“十四五”時期加強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規劃,穩步提升國際交往環境和配套服務能力。實施天安門—長安街地區、中南海周邊環境提升工程。長安街沿線,完成東四南北大街環境整治提升和西單文化廣場升級改造。中南海周邊,完成西安門大街整治項目和平安大街(張自忠路示范段)環境整治提升項目。扎實推進雁棲湖國際會都擴容提升工作,圓滿完成接待冬奧會外國領導人服務保障任務,雁柏山莊項目啟動試運營并完成兩次壓力測試,棲湖組團項目完成地下結構施工。穩步推進國家會議中心二期項目建設,圓滿完成2022年冬奧會主媒體中心賽時使用保障工作,冬奧會后做好賽后改造,作為承擔國事和政務活動的重要設施。繼續落實第四使館區及其周邊區域規劃建設,推進實施《東壩地區規劃建設方案》?!兜谒氖桂^區總體建設方案》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第二個三里屯”專項城市設計方案和東壩中區街區控規編制工作加緊推進,第四使館區周邊環境整治初見成效。新國展二期會展項目和三期配套居住項目開工建設。高水平實施南中軸地區規劃,有序推進南苑、和義地區國家功能區建設。推動城市副中心劇院、圖書館、博物館三大文化設施預留國際交往空間和功能,豐富國際化要素。
第113項:支持建設國際醫院,規范管理國際學校,加快建設高品質人才社區,優化住房、子女教育、醫療等服務,支持打造符合國際人才消費習慣、文化方式的工作生活環境。
進展情況:
市人才局會同我辦在優化國際化環境和服務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第114項:完善城市國際化環境和服務,統籌推進國際交往語言環境建設條例實施,建設友城工作項目庫,推動繪制“友城產業地圖”,擴大北京國際“朋友圈”。
進展情況:
1. 統籌推進《北京市國際交往語言環境建設條例》實施,做好《北京市國際交往語言環境建設條例》實施宣傳工作。制作《北京市國際交往語言環境建設條例》雙語宣傳片,結合冬奧主題,邀請在京外籍人士參演,以外國人切身感受展示《北京市國際交往語言環境建設條例》在外語標識規范、公共服務便利化、社會參與等三方面的規定及其帶給在京外籍人士的積極影響。宣傳片在外交部外事管理、北京外事等微信公眾號和市外辦官網推送播放,在全市6000塊商務樓宇顯示屏播出20天。
2.初步建立合作項目與產業項目共同支撐的友城工作項目庫體系。系統梳理全市120家單位報送的2021年下半年對外交往工作情況及2022年計劃,新錄入858條數據,完成友城合作項目庫2021年更新工作。收集友城優勢資源信息,錄入東京都、巴黎市等50余個城市的165個優勢產業或資源項目,涉及自貿區建設、低碳經濟等39個領域,搭建起友城產業項目庫基礎框架。
3.拓寬對外交往渠道,擴大北京國際“朋友圈”。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名義分別致信蒙古人民黨首都委員會主席,美國紐約市、丹麥哥本哈根市、德國柏林市新任市長,密切友城高層交往。舉辦“北京冬奧會友城合作發展論壇”,邀請日本東京都、希臘雅典市等友城負責人發言,為北京冬奧會營造熱烈氛圍。以中德兩國建交50周年、我市與科隆市結好35周年為契機,積極開展與科隆市友城交流。協調通州區在城市副中心運河商務區舉辦中國與墨西哥建交50周年友城亮燈活動,服務國家對外交往大局。
第116項:發揮好中國-中東歐國家首都市長論壇、七城市商會會長聯席會議、市長國際企業家顧問會議等機制性平臺作用,加快國際經貿、科教、公共衛生、文體等領域資源對接和項目合作。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舉辦更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際會展活動。
進展情況:
推動落實第五屆中國—中東歐國家首都市長論壇成果;利用好首都市長論壇平臺,進一步加強與該地區友好城市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交流與合作。2月,以市政府外辦主任名義向首爾市新任市民溝通企劃官致賀信,表示愿與韓方共同努力,高標準高水平做好北京—首爾混合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籌備工作。加強對國際會議主辦方的政策指導,積極配合做好外事服務保障工作。
第117項:落實國際組織落戶便利化措施,支持世界劇院聯盟等更多國際組織、國際功能性機構、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專業服務機構在京落地。
進展情況:
進一步完善重點領域國際組織清單,實時動態管理,推動世界劇院聯盟等重點國際組織籌建工作;發揮外事資源渠道,推動引進高端資源要素。
第118項:推動實施北京市推進“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探索建設“數字絲綢之路”經濟合作試驗區,支持設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基金,鼓勵引導更多優質企業穩妥有序“走出去”。
進展情況:
1.利用我市境外安全服務平臺,全面監測和分析“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境外安全形勢,加強風險預警和研判。完成《境外安全周報》10期,發布境外快訊2035條,安全提醒139條,第一時間向我市重點企業和人員推送。
2.2022年2月1日,中關村“一帶一路”產業促進會與巴基斯坦技術特區管理局簽訂友好合作關系意向書,開展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合作,助力中國企業到巴發展。四達時代穩步推進非洲“萬村通”項目,一季度烏干達二期400個村落建設完成驗收。中國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促進會與迪拜硅谷管理局洽談合作,擬于今年10月共同舉辦“世界數字經濟論壇首屆部長級峰會”。3月,北京平瀾公益基金會與阿富汗文博機構合作,發起守護阿富汗世界文化遺產行動。
第119項:持續深化京港、京澳、京臺交流合作,高水平辦好京港合作會議第五次會議、京港洽談會、京臺科技論壇,做實京澳合作伙伴行動。
進展情況:
1.積極推進京澳合作會議機制建設。會同澳門特區政府有關部門研究制定重點合作領域及項目清單,將京澳合作伙伴行動相關活動納入清單,明確重點合作領域,協調兩地部門對接合作項目。
2.組織籌備京港合作會議第五次會議。全面梳理第四次會議成果落實情況,加強與香港特區政府有關部門的聯系溝通,著手研究第五次會議內容。
3.統籌協調我市兩家企業向香港捐贈抗疫物資。共捐贈10萬人份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和20萬盒金花清感顆粒,由北京市香港內地經貿協會、北京市香港專業人士協會將物資轉贈香港警務處、入境事務處、部分醫療機構及清潔工人等。
4.為我市企業赴港發展牽線搭橋。3月,陪同香港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考察北京卓誠惠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協助北京企業赴港發展,助力企業利用香港平臺優勢“走出去”拓展海外業務進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