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項:全面做好賽事運行和服務保障工作,高效運行賽時運行指揮體系,按照競賽日程妥善做好場館運行和競賽組織工作。精心做好住宿、餐飲、醫療、交通、抵離等賽會服務保障工作,積極配合做好重要外事活動服務保障、賽事轉播和新聞宣傳。
進展情況:第一季度已完成。
第112項:實施加強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規劃,持續提升天安門地區、中南海周邊、長安街沿線等傳統國事活動區域環境品質。加快雁棲湖國際會都擴容提升,推進第四使館區、國家會議中心二期、新國展二三期建設。強化南中軸地區、城市副中心等重點區域國際交往功能。
進展情況:
一是持續提升傳統國事活動區域環境品質,正陽門箭樓南望永定門景觀視廊項目已完成總體工程量45%,東華門大街環境整治提升完成深化設計,正進行進場前施工準備工作。西長安街北新華片區環境綜合治理設計方案正征詢居民意見,同時進行院內違建拆除工作。二是加快雁棲湖國際會都擴容提升,雁柏山莊完成壓力測試,穩步推進試運營,持續做好人員培訓工作。棲湖飯店建筑主體二次結構和屋面防水保溫施工基本完成,正集中開展幕墻和機電安裝施工。三是印發實施《東壩地區規劃建設方案》,指導東壩中區重點區域城市設計方案完善國際交往功能設計有關工作。完善外交部第四使館區項目開發建設領導小組名單,加快推動項目總體建設方案落實。會同外交部禮賓司現場研究國會二期主場外交活動空間功能等;圓滿完成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服務保障工作,正推進內部拆除改造和裝修工作。新國展二期會展項目完成土護降及樁基礎施工,正推進地上主體結構施工;三期居住項目完成地下室結構施工,正推進地上主體結構施工。四是加快大紅門博物館群及周邊地區規劃綜合實施方案編制進度。副中心三大文化設施二次結構和機電工程有序推進中,國際交往空間和功能區域設計已獲得市領導認可。
第113項:支持建設國際醫院,規范管理國際學校,加快建設高品質人才社區,優化住房、子女教育、醫療等服務,支持打造符合國際人才消費習慣、文化方式的工作生活環境。
進展情況:
積極配合市人才局不斷優化國際化環境和服務。推動涉外醫療服務便利化,規范外語標識工作;打造良好的國際教育環境,積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統籌推進國際人才社區建設,打造國際化特色示范街區;著力打造國際化消費文化環境,提高外籍群體參與度,取得階段性成效。
第114項:完善城市國際化環境和服務,統籌推進國際交往語言環境建設條例實施,建設友城工作項目庫,推動繪制“友城產業地圖”,擴大北京國際“朋友圈”。
進展情況:
1.一是提供政策指導,督促工作落實。走訪市金融局、城管執法局等重點行業主管部門以及東城、朝陽等重點區域,開展《條例》實施情況交流座談,促進貫徹落實。二是加強宣傳引導,在外辦官微開設實施《條例》專題,展示建設成果。制作“識北京-市民講外語公益講座”系列節目,對《條例》開展雙語解讀,對政務服務、大型國際活動、商業等領域落實《條例》情況和開展外語便利化服務情況進行宣傳,現已播出7期。三是強化培訓宣貫。繼續開展《條例》培訓,為來自全市相關單位的近700人就《條例》重點內容和實施要求進行講解。
2.完成2022年上半年合作項目和產業項目更新工作。以市主要領導名義分別致信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市、愛爾蘭都柏林市、泰國曼谷市新任市長、白俄羅斯明斯克市市長,密切友城高層交往。以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偉同志名義復信韓國首爾市議會議長金顯基。以北京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結好10周年為契機,推動平谷區與新州第一產業部線上交流。以中日結好50周年為契機,組織我市與東京都開展“友城青少年線上交流活動”。請辦領導會見日本札幌市、德國科隆市等國際事務負責人,密切友好關系;協助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邀請阿根廷為主賓國,推動活動納入2022中阿友好合作年框架。協調朝陽區舉辦巴基斯坦獨立紀念塔復制建筑揭幕儀式。
第116項:發揮好中國-中東歐國家首都市長論壇、七城市商會會長聯席會議、市長國際企業家顧問會議等機制性平臺作用,加快國際經貿、科教、公共衛生、文體等領域資源對接和項目合作。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舉辦更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際會展活動。
進展情況:
推動落實第五屆中國—中東歐國家首都市長論壇成果;利用好首都市長論壇平臺,進一步加強與該地區友好城市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交流與合作。在北京—首爾混合委員會框架下持續深化兩市在環保、規劃等領域務實合作,協助推動考古遺址博物館和漢城百濟博物館互辦展覽事宜。以市政府外辦主任熊九玲名義向首爾市新任市民溝通企劃官致賀信,表示愿與韓方共同努力,高標準高水平做好北京—首爾混合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籌備工作。加強對國際會議主辦方的政策指導,指導主辦方規范報批材料,積極配合做好服貿會、中關村論壇、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世界機器人大會等重要國際會議外事服務保障工作。
第117項:落實國際組織落戶便利化措施,支持世界劇院聯盟等更多國際組織、國際功能性機構、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專業服務機構在京落地。
進展情況:
1.落實國際組織落戶便利化措施。一是經北京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于4月印發實施《支持國際組織落戶的若干措施》。二是在外辦微信公眾號開設“國際組織在北京”專欄,向有關中央單位宣介政策內容,釋放我市大力吸引優質國際組織政策信號。三是對重點國際組織項目提供定制化政策服務,開展立項評估。
2.推動重點國際組織在京落戶。一是對重點國際組織項目提供定制化政策服務,建立工作臺賬,實行動態管理。二是積極配合相關單位,推進全球服務貿易聯盟、世界劇院聯盟等重點國際組織落戶。2022年4月,全球服務貿易聯盟在民政部注冊為國際性社會團體,正式完成在京登記。
3.配合做好國際高端要素引聚工作。借助市領導高層會見渠道搭建我市國際合作平臺,推動國際功能性機構、專業服務機構在京引進落戶。
第118項:推動實施北京市推進“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探索建設“數字絲綢之路”經濟合作試驗區,支持設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基金,鼓勵引導更多優質企業穩妥有序“走出去”。
進展情況:
1.在服務本市公民和企業境外安保方面,2022年1月至今,北京市境外安全服務平臺共完成《境外安全周報》37期,推送境外快訊7371條、安全提醒527條,重大涉外突發事件827條和6個熱點追蹤專題。
2.在支持企業、社會組織等參與“一帶一路”民心相通方面,一是中關村“一帶一路”產業促進會與巴基斯坦技術特區管理局簽訂友好合作關系意向書,開展人工智能、大數據、機器人、生物技術等領域務實合作,并為中國企業到巴基斯坦發展搭建橋梁。二是四達時代在非洲繼續穩步推進“萬村通”項目(為非洲一萬個村落實施收看衛星電視項目),完成烏干達、布隆迪和塞內加爾的898個村落建設。三是北京平瀾公益基金會與阿富汗文博機構開展合作,開展守護阿富汗世界文化遺產(巴米揚石窟、賈姆宣禮塔)行動,并在當地開展地震、水域救援培訓;在柬埔寨參與節能環保減貧項目,向當地捐贈4497個節能灶;在巴基斯坦開展水災人道主義救援,參與當地村莊消殺工作,并發放援助物資近千份。四是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在印度、菲律賓、布隆迪等8國開展國際兒童保護公益律師項目,支持上述國家開展兒童保護工作。
第119項:持續深化京港、京澳、京臺交流合作,高水平辦好京港合作會議第五次會議、京港洽談會、京臺科技論壇,做實京澳合作伙伴行動。
進展情況:
1.積極推進京澳合作會議機制建設。6月底,北京市獲批與澳門特區政府建立京澳合作會議一級機制。協調推動機制簽約儀式及第一次會議籌備工作,與澳方初步商定活動安排。牽頭研究制定京澳重點合作領域及項目清單,協調全市20余家單位與澳門有關部門對接,明確12個重點領域和40余個合作項目。
2.組織籌備京港合作會議第五次會議。梳理第四次會議成果落實情況。研究謀劃第五次會議內容。赴香港駐京辦座談,對接新一屆特區政府,推動會議籌備。
3.配合籌備第二十五屆京港洽談會。參與前期籌劃,做好政策把關,完善活動總體方案,協調推動貴賓邀請等工作。
4.組織實施京澳合作伙伴行動。制定工作總體方案,籌劃和組織我市單位線上參展于10月舉辦的第27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將京澳合作伙伴行動相關內容納入京澳合作會議機制合作清單。
5.持續推動京港京澳交流合作。配合做好香港回歸25周年在京相關慶?;顒臃毡U?。持續推動在京港澳同胞疫苗接種工作,為港澳同胞解決具體困難。指導在京港人團體協助舉辦“兩區”政策云推介。支持港澳參展服貿會,協助推進中關村論壇、金融街論壇港澳交流活動。服務保障港澳代表團參加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協助對接香港電影發展局,促成北京國際電影節與香港國際電影節深度合作。梳理匯總我市企業紓困政策,將“政策包”送到在京港澳企業手中。陪同香港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考察企業,支持北京企業赴港澳及海外發展。統籌協調我市相關企業向香港捐贈抗疫物資。